已有1条回答
打并不能一味的解决问题,首先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养成好习惯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有耐心,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就把所有习惯都养成,可以几天养成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养成了,再去培养下一个习惯。
孩子不听话打孩子到底对不对
首先,我来讲一讲我的观念跟想法。现在有些家长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口才不够只能手来凑的理论。
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是愿意打孩子的,可是有的时候孩子犯了错多次劝告无用的情况下,也有不少的家长动手打孩子,其实根据我们家的情况来看打孩子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对于内向的孩子更不能打,在教育孩子之前要让孩子自己说错错在哪里,如果一看孩子犯了错也不问也不解释,结果就是只会让孩子什么也不敢碰,也不敢做也不敢说这样内向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会养成自卑懦弱的个性。
当然还有一种明知故犯的孩子,明明知道不对还屡教不改使家长忍无可忍,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也许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爸爸或妈妈的爱只是用行动来吸引家长。
在家长有空闲的时候孩子是可爱的,如果家长在愤怒或者忙碌的时候,孩子去就是再可爱动作也会被家长忽视,反而朝孩子大吼,如果我们作为家长在愤怒情况下打了孩子事后一定要想孩子解释并道歉同时要告诉孩子我们是爱TA的。
打孩子不良后果
1、伤害亲子关系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快乐育儿的秘诀,如果亲子关系遭到破坏,任何“育儿技巧”都无法弥补。如果亲子关系很好,育儿过程就像骑自行车下坡,相反,就像骑自行车攀爬陡峭的山坡。
打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伤害孩子,伤害亲子关系,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隔阂,孩子对家长不能完全信任,敞开心扉。
2、起不到教育孩子的后果
家长看到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孩子立马就听话了,家长以为起到了效果,真实情况是,孩子屈服于家长的力量下,孩子无法和家长抗衡,等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挑衅家长的权威。
再者,孩子学习时,需要在大脑愉快的情况下,孩子被打以后,更大的心理是害怕、逃避、对抗,所以根本没有余力去想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哪里做错了。
3、是孩子解决时的坏榜样
家长打孩子时,一般是出于非常生气和愤怒的情况下,这时候也是非常考验家长处理情绪的时刻,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通过打孩子来解决问题,孩子就会和家长学习到通过打人来解决问题、处理情绪的方法。
在孩子日后的生活,孩子遇到生气愤怒时,也是通过武力来解决。
孩子不听话应该如何教育
1、当孩子发脾气耍赖时,若是用打骂去阻止他的,往往会令他情绪更加激动。这是我们应该冷静对待,不要急于去说服他,让他一个人在屋子呆一会,没有多久,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再和他讲道理,他就会接受。
2、有时候孩子做事解决的方法不正确,大人就会阻止,从而令到孩子闹脾气。其实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没试过是不会知道自己的方法不行的。所以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适当体验,他尝试过,碰壁了,再给他讲道理,他会更明白更乐意接受。
3、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如果家长只懂得指责孩子,会令他反抗性更强,更加不会听话。所以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指责孩子,而是要去了解孩子,耐心的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他分析这样做的后果,使他认识到严重性,学会以后如何解决此类的问题,调控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