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厌学的孩子一般都是觉得学习没啥用,觉得学习很苦,提不起学习的动力,一是可以带她去比较穷苦的地方旅游,体会那种为了生活奔波劳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让他体会没有知识靠苦力生活的人多辛苦!
孩子不好好读书就带他去这四个地方
带他们到公共汽车站去看看!去看看这里奔波的人带着什么样的面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说着什么样的话,抽着什么样的烟……
再带他们到火车站去看看:去看看这里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神情,去看看这里的人都是要奔赴哪个地方,要带着多少行李,要经历怎样的周转……
然后再去高铁站看看:看看这里的人拿着什么东西,看看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的表情,看看这里的人互相讨论时谈的是什么……
最后,再带他们去机场看看!看看这里来来往往的人走路时是什么样的姿态,看看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的衣着打扮,看看这里的人在公共场合是什么样的素质……
在看过了这四种不同的地方后,问问孩子:将来,你想成为他们中的哪类人?
如果你想忍受汽车站的嘈杂和拥挤,那大可以放任自己的天性,在想玩耍的时候就去尽情地享乐;
但如果你想成为在飞机场里见到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那就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任务,在每一个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最终,生活会回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幸福!
家长的哪些行为使孩子更加厌学
其一,由于当前很多家庭,随着社会环境和周围圈子的影响,“课外辅导班”成了望子成龙的救命稻草。孩子在学校的功课与辅导班的内容,双重压力下,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放松的机会,让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孩子,精神和身体上都倍感压迫。造成了“学习很辛苦”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开始不想读书。
其二,“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学习多好,你看你,什么都不行……”,这样的话语,我想,也有不少家长在生气的时候,会说出这样类似的话。然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这势必会在孩子心理上造成逆反和阴影,本来就脆弱的心灵,就会本能的选择放弃:反正自己学不好,也比不上谁谁谁家的孩子……
其三,很多父母家长,在孩子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的小升初、中高考开始焦虑;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揠苗助长,希望孩子能够快人一步,家长单方面的认为,为了孩子将来能够适应社会,所以,要求孩子这么学、那么学。而忽略了孩子天生俱有的兴趣爱好,在孩子的兴趣长期得不到支持和培养时,孩子的小心灵,是得不到放飞的。一直处于压制状态,读书学习也不会用心。
孩子不想读书,家长如何引导
了解原因
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了,还是学习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单纯的作业太多,让孩子感到疲惫。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父母才能对症下药,好好的开解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上学兴趣。当然,在这期间,父母可以给孩子请个假,一周也行,或者半个月也行,视具体情况而定,让孩子好好调整一下心情,然后再在孩子重新返校前给孩子买点学习用品,比如孩子很喜欢的书包,让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当然,选择书包时,除了要看外观,最重要的还是三个方面,肩带、拉链与分隔设计,只有这3点都合理,才算是一个好的书包。
不要打骂
切忌孩子一说出来不想上学,父母就开始动手,或者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要知道父母这样做不仅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彻底失去与父母交流的欲望,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对上学这件事越来越厌恶,所以父母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先保证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理解孩子的压力
就像上班一样,大人偶尔也会产生不用上班就好了的想法,更何况孩子呢,再说现在学习任务大都很重,所以父母更要理解孩子,与孩子谈话时,尽量与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责孩子,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是为了孩子自己将来能更加轻松优秀。
与老师交流
除此以外,光听孩子的一面之词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可能会隐瞒一些事情,所以父母不妨与孩子的老师交流一下,看孩子是否在学校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有彻底打开孩子的心结,才能让孩子重燃学习的热情。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父母平常要与孩子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然后正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