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孩子进入初中开始有叛逆心理了。你们继续到这个年龄,每次和孩子说话都要考虑好,尽量不要逆着孩子去说。如果孩子做错了事,那么就要旁敲侧听的说给孩子。孩子这个年龄的时候,孩子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自尊心也特别强。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并且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尊重来看待,有事和孩子商量着做。
孩子初二叛逆期怎么样沟通
1、说话要精而少。过多的废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在对自己进行说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教育的目的越隐蔽,那么教育越容易成功。
2、要掌握孩子的动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孩子的身边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眼线。要掌握孩子最近在班级怎么样,或者说在外面做些什么样的事情。这样沟通才有针对性。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孩子,因为在班级里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情很低落,所以说作业做得很敷衍这个时候家长没有掌握到孩子的动态,对他进行二次伤害,加深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3、多一些活动的引导。在家里经常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比如说牙签若干。散乱着倒在桌面上。用手去一个一个拿牙签,拿一根牙签的时候不能碰到其它的牙签。等等。
初二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行为
1、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一:否定性
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
2、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二:评判性
1)评判学校和老师,评判老师的教学和行为。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情况;
2)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情况不接受和不理解。
3、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三:对抗性
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认为父母的管教不太符合我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4、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四:冷漠性
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我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产生关系情感的冷漠情况和行为上的违拗性。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可以使他们动情。
5、青少年叛逆心理主要表现五:阶段性
1)青少年的叛逆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心理认知能力和生物性适应能力增加阶段;心理认知能力上升,评判能力和世界观开始形成。
他们不再盲从权威,对权威的代表,教师、家长开始置疑。叛逆行为表现开始;
2)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表现为对自我评判结果的维护,维护判断就是维护自我,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尊心的表现。叛逆常常在青少年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出现。
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1、学会理解孩子
大家都经历过叛逆期,所以我们应该足够的理解现在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因为荷尔蒙的转变造成的,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在用家长的权威,或者是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去教育孩子,那么自然会起到一定的反效果。
父母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通常爱玩,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最贪玩的年纪,父母们不要一味的觉得孩子不懂事,一味地贪玩,这只是孩子的本性,所以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
2、别轻易的和孩子说“不”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获得我们的肯定,绝对不是我们的否定,所以很多家长习惯性的在给孩子说不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让孩子产生一些比较厌倦的心理!从而加重的孩子叛逆期的情况,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我们需要足够肯定孩子,只有肯定的孩子,他们才愿意把内心的想法告诉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不,孩子就会拒绝和家长沟通交流,那么相处起来就更加的困难了!
3、足够的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满腔心事,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事情,可能在父母眼中看来很幼稚,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这些事情。这个时候,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交流沟通,设身处地把孩子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感受他们的心情,让他们知道你很重视他所烦恼的事,并没有嘲笑或看不起。
4、陪伴原则
在这个原则之下,最重要的是建立爱的亲子关系。花时间陪伴是缓解叛逆期孩子心理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家长的付出要以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对孩子的关心不一定只是在学习上,也可以是对孩子的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多花点心思和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也许比一味的“管”要好得多。
5、给孩子提供平台
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是,认知和生活经验不均衡。如果父母不放手,给孩子实践的机会,他们就会更加没有自信。关于青少年的事,一定要让孩子做主。好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在表达,为什么你要为我做主,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想法?作为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碰南墙,自己去发现自身的不成熟,当吃过几次亏后,孩子自然会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替孩子做主不是明智的办法,做一个可以适当放手的父母反而会加速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