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只能循循善诱,耐心的教导他,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去影响他,每个孩子都有逆反时期,只要耐心的引导,都会顺利的度过逆反期。
青少年心理疏导最好的方法
1、耐心陪伴
孩子对家长的需求很大,对于孩子而言,陪伴非常重要,长时间的陪伴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可适当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2、提供良好的环境
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确定是否因抑郁、焦虑、强迫等负面情绪所致,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心理疏导,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温馨、舒适、宽松的家庭环境。
3、树立自信心
多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都因内心自卑、缺乏自信心所致,家长教育孩子时,不可以一味训斥和打骂,消磨孩子的自信心,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给孩子一些言语上的鼓励。对于性格敏感、内向的孩子,可通过肢体的动作给予安全感,如拥抱、抚摸等。
青少年有哪些心理特征
1、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出现反抗在心理,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在青春期后阶段,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能够认真思考、判断、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和对社会的关心。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的不独立,他们在重要的问题的抉择上,仍然需要家庭、他人的帮助、指导。
2、情绪不很稳定。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原因,是青春期的生理迅速发展,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这种矛盾会给学生带来烦恼。因此,注意调节和控制情绪十分重要。
3、对异性的关注。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吸引,是健康的心理表现。
4、个体心理的发展。青春期中,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不但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但由于意志力还不够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在发展之中,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灰心、颓丧,或者会出现理智不能驾驭感情的现象。
青少年叛逆怎么引导
1、尊重: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叛逆期孩子的自我意识相对比较强,希望通过自己做主决定部分事情。这时一定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不要以说教或打骂为主,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叛逆期行为减少。
2、鼓励:可以引导孩子做有兴趣的事情,多给予鼓励,让孩子产生被认可、被相信、被尊重的感觉,使孩子的叛逆期行为有所减少。
3、沟通: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一定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沟通、理解,让孩子将想法说出,将其作为成人来引导,而不是控制或批评、教育。将其当成大人来尊重和对待,会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充分满足,叛逆期行为也会减少。
4、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在家庭中,家长经常出现打架或吵架的情况,孩子在叛逆期的行为会特别明显。这时家庭氛围特别重要,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互相尊重,叛逆期的孩子也会有所收敛,这时家长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