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大致随着各个学段的分布来体现,不同的阶段就应当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从命令式到商量式,再到尊重式,家长的角色也应当要不断变化。
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第一、要在家庭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也很讲究孝道文化。无论是与父辈关系还是夫妻关系,都要做到友好相处、不争不吵,凡事都要做到有商有量,尊老爱幼。小孩在这样的孝道文化环境环境氛围中也会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的习惯。
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在家里,父母亲要在小孩面前多读书、写字,而不是回到家里还继续看手机或玩游戏。这样,孩子会比较认真的完成作业或者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主动完成既有的学习任务。
第三、要学会与孩子互动,促进感情升华。比如说带小孩一起去运动,跑步、游泳、打球等,在锻炼身体之余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第四、鼓励小孩主动与人聊天(当然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提高与人交流及沟通能力,提倡一些他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去完成,鼓励他主动承担责任。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避免哪些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养孩子时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特别有一些行为是孩子极容易察觉和模仿的,家长一定要坚决避免:
1、说脏话的行为。我有一段开车经常路怒症发作出口骂人,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孩子也在说这句口头禅,才让我察觉自己的不当。
2、背后说人是非。我们往往觉得孩子不懂,在背后议论别人,有时候就会在当事人面前被孩子揭发出来,无比尴尬。
3、公共场所不遵守礼仪,比如插队、闯红灯、乱扔垃圾这些行为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什么
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例如看电视)一边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取得孩子谅解。
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发言。尊重孩子会使孩子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