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教育孩子还是要牢记吵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做正确的引导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咱们要先自己明确只有让孩子在一个安稳、明理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养成好的性格,并在以后与人沟通中形成一套好的策略。
对孩子总是控制不住情绪怎么办
1、想发脾气的时候立即远离孩子
不管多么生气,在准备说出发火的话之前远离孩子,可以去别的地方做做深呼吸、喝杯热水听听音乐或者打开电脑把自己的不满情绪描述出来。
2、意识到自己的愤怒情绪
在远离孩子的这段时间,首先意识到自己是在愤怒的情绪之中,慢慢接纳这一情绪。
然后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发脾气,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对愤怒的情绪和让自己愤怒的事情进行疏导。
3、找个发泄物或能够发泄坏情绪的事
如果实在是非常生气,那就找个发泄物,比如打打枕头,或者找纸笔随便涂鸦。再不行,就出去跑跑步、看一场喜剧电影、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感受乐趣和美好。
总之,想各种办法等自己不那么生气了,等怒火完全熄灭之后再去和孩子说话。
家长大吼大叫下孩子的成长现状
1、变得胆小怯懦缺乏主见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的调皮捣蛋就是不乖的表现,为了改变孩子这样的现状,家长就会采取大吼大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乖巧听话,但是长期以来,家长用大吼大叫的方式“镇压”孩子,孩子会变得非常胆小,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一想到家长会大吼大叫否定自己的想法,也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埋藏在心里,不敢表达出来,这样就会形成胆小懦弱、遇事情优柔寡断的性格。
2、遇事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
家长的行为举止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模仿力,家长什么样的脾气和性格,孩子就会养成什么样的脾气和性格,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时间长了,孩子就变成了家长心中最不愿意成为的模样,变成一个情绪极其不稳定,很容易暴怒的人。
3、亲子关系恶化
孩子调皮捣蛋是天性,也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吸引家长关注自己,家长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在内心深处认为,家长不爱自己,就会慢慢疏远家长,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
父母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第1点: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
孩子无论是犯错误还是冲撞了父母,都有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他们的经验不足,或者想法与大人不同。老师认为,与其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吼大叫,不如静下心来与孩子好好谈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做一个倾听者,比做一个训诫者,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第2点:父母应放下身段与孩子协商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长辈,在孩子面前有着家长的威严,所以习惯对孩子下达命令,而且往往是一种颐指气使的姿态,认为孩子必须听自己的,但是这样的姿态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不仅影响亲子关系,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老师建议,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放下身段,以朋友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协商,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第3点:父母创造机会让孩子“自食恶果”
有时候再怎么打骂,孩子也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会认为父母在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让孩子更不好管。老师的观点是,在保证孩子足够安全,以及不会产生真正恶果的前提下,家长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做错事的后果,当孩子身临其境体验到了,就会知道犯错的成本。
第4点:父母想办法让孩子产生同理心
同理心指的是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去为别人着想,真正投入感情换位思考。北大教授指出,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产生同理心,当孩子犯了错误影响了其他人的利益,教会孩子去换位思考,让孩子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是自己被这样对待会怎样想。孩子有了同理心之后,就会知道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
第5点:父母应该给出孩子更多的选择
很多家长面对犯错的孩子,会直接告诉孩子“你不应该那样,应该这样”,会给出孩子在一个自己认为对的处理方式,要求孩子必须照办。但实际上,孩子不一定会认可这个家长认为唯一正确的方法。老师认为,家长可以试着给出多个正确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去选,孩子一旦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就会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