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绩有高有低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当他们成绩差的时候,家长也不要急着去打骂他们,而是应该先分析一下孩子考试成绩差的原因。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也会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
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分析
1、基础不扎实是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差的原因。一般在试卷当中,有80%左右的基础题,所以孩子的基础越是薄弱,基础题丢的分数就越多。
基础题拿到的分数少,难题拿不到分,这样考试成绩自然差。所以想要提高成绩,学生就要打牢基础,把教材上的知识学扎实。这样不管考试考什么,他们都能应付自如。
2、很多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的句式或者公式之后,对于应用的场景不熟悉,就不知道如何变通。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经常出现讲过的题目,在考试中屡次出错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大家能够多多总结题型,整理出对应的答题思路,这样才能够让思维更灵活,当看到一些关键字的时候就可以立刻联想到相关的题型。
3、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成功始于计划,没有计划就是在计划失败。什么是计划,“计划”就是工作或行动之前所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凡事预则立,不预废”,一个没有计划,每天想到一出是一出,想到一下是一下,是很难出成绩的。平时学习不爱做计划的同学,会出现什么都应该去学,但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不知道轻重缓急,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也没有提上去的情况。
不同阶段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们之所以把教育分为不同的阶段,那是因为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重心。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好:小学看家长,初中看老师,高中看孩子。
1、小学阶段看家长
“小学看家长”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小学的差生是家长的责任,而是强调家长的监督引导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三年级以前,基础知识都非常简单,孩子在学校时跟着老师同学统一上课、统一下课,放学后如果没有家长从旁监督和引导,他们就很难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比如不及时完成作业、回家不复习学过的知识、不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导致第二天课堂跟不上节奏。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随着后期知识难度的增加,成绩必然会直线下滑。
相反,有些家长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孩子早起晨读、高效完成作业、每天复习和预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锻炼出了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这些好习惯会融入到以后的学习中,让孩子受益终身。
2、初中阶段看老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初中生学习的知识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大部分父母都已经工作多年,早都忘记了当初在学校的里的那些学科知识,因此也没有能力在学习上给予孩子太多的帮助,更多的知识难点需要从专业的老师那里获取答案。
如果初中生成绩很差,那家长一定要先纠正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得到老师的帮助。
学校是集体环境,每个班有很多学生,老师没办法详细关注到每一个人,所以这个时候孩子一定要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多听、多看、多问,成绩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
3、高中阶段看自己
经过小学6年加初中3年的学习,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也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大多数孩子都已经明白,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个阶段的“差生”一定要分析自己成绩差的根本原因。
如果每天埋头苦学成绩依然停滞不前,那就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需要尽快作出调整。如果自己本身自由散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再好的老师也无力回天。
与小学和初中不同,高中阶段要求孩子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做支撑。家长在遇到自己孩子成绩差的时候,不要迷茫和焦虑。一定要根据孩子所处的阶段理性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成绩差的根源,从而更好地帮孩子提升学习成绩。
孩子想要提高成绩,家长也要做些准备
1、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孩子自己用脑学到的知识,才能印象深,记忆牢。对于他们有些问题自己用脑解决不了的,就须请教别人,然而一旦弄懂,其记忆效果仍然是深刻的。
而且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坚定信心,锻炼意志,这就是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重要品质。
2、家长要多陪伴、辅导孩子。孩子一般瞬间记忆力比较强,时间长了就会忘记,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很难将这么多课业消化,吸收。
所以家长在晚上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时,除了按照老师的要求让他们完成家庭作业之后,最好帮它们进行复习和预习课业。
如果有时间的也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更多的阅读,这对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为了提高其它科目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初高中生,这点就不太适用,因为大多数家长已经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们了,只能按照他们的需求,做好后勤工作就够了。
3、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以后的选择权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被迫的生活着。因此,家长可以尝试着找到孩子学习的兴趣点,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个小目标。
在每次完成小目标之后,父母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孩子以后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