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孩子遇到不会的就不愿意学了和孩子的自卑心理有很大关系,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变自信。家长要多和孩子说鼓励与肯定的话语,就算孩子面对失败时也要支持孩子,并且在日常行为中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会永远包容孩子的错误,这样才能给孩子继续前进的勇气。
孩子遇到不会的就不愿意学了?
一、找原因。
1、家长是否对孩子包办过多。
这样的一手包办不仅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也让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依赖家长帮他解决一切问题。
2、孩子面对的任务是不是太难。
如果任务过难,大大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会让孩子经常体验到挫败感。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孩子,最初心态也是积极的,但是经历过太多次努力,怎么也达不到结果,也就越来越消极对待了。
3、不恰当的表扬方式。
“宝贝真聪明!”这是最常听到的家长夸孩子的话。不是说要赏识教育嘛,那我夸孩子总没错了吧?却不知夸孩子有方法,夸错了危害更大。
二、不要用强硬方式逼迫孩子。
当孩子表明他不愿意尝试时,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给孩子指导,鼓励他去做,给孩子一个尝试的空间。即使他尝试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多的挫败感,他会仍然愿意继续努力。而不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从而彻底击垮孩子的心理防线。
三、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从态度来看,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给孩子贴上“不自信”的标签,会孩子很受伤也很尴尬,我们越觉得孩子没有信心,孩子就越会在我们眼中表现出不自信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当我们更多地关注和发现孩子“做”的事情,并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时,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四、父母放下过高的期待。
很多父母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常常在“起跑线”上就为孩子制定了很高的目标,这种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只知道“攀高枝”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只能望着目标兴叹,却很难尝到成功的喜悦。从未被成功鼓励过的孩子往往会经常有挫败感,信心不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不断地在实现一个个小的目标中受到激励,受到鼓舞,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不断滋长。
五、分解难题,逐个击破。
任何困难的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小难题组成的,因此首先要分解难题,比如孩子觉得学钢琴很难,那具体是手腕力量不够、听不懂音符,还是上课时坐不住呢?如果孩子专注力不够,不能专心的听老师上课,那就可以把问题细化,重点解决,孩子也就不会再害怕了。
难题分解得越详细越好,如果碰到觉得困难的小问题,那就再分解成小小问题,直到让你或孩子觉得,分解后的小问题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完全没有难度。这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就算没完全解决大问题,也能部分解决,而且没有了畏难的情绪。
六、要善于使用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相对于“舒适区”的一个概念。在舒适区里,孩子做什么事都比较熟练,游刃有余;而在“最近发展区”里,要学习的任务或知识要难一点,孩子一开始没办法独立完成,如果没人帮忙,他可能有畏难情绪,就不去尝试了。但是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指导下,他自己坚持努力,能够得着目标,在这个区域学习,最适合孩子的发展。
七、父母陪孩子一起打败困难。
家长要发挥陪伴作用,陪着孩子一起应对困难,先跟孩子一起做一次,然后让孩子自己尝试一次,慢慢孩子就会成功地克服“畏难”情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