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吧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吧  >  教育资讯  >  孩子遇到事情就哭该怎么引导

孩子遇到事情就哭该怎么引导

孩子遇到事情就哭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受挫能力比较差,也有可能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或者是其他人向自己妥协,那么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去教育孩子呢?

孩子遇到事情就哭该怎么引导

接纳孩子的情绪,积极鼓励和引导:孩子遇到事情就哭,跟她的生活经验缺乏有很大关系,遇到事情解决不了内心的挫败感也强,然后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所以,只能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崩溃的内心。

这个时候,作为大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毕竟情绪本身没有错,孩子想哭允许他哭,并设身处地体谅孩子的感受,对他伤心的感受表示认同,然后安慰他。大人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给孩子多一些耐心,让孩子慢慢成长:孩子的成长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引导孩子的过程我们需要很多耐心,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地成长。

如果我们着急没有足够的耐心,孩子还未成长,就已经被我们的不耐烦和指责给消耗了,孩子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成长去发展自己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越是着急越是想逼孩子,孩子的状态就越糟糕的原因。

不要随便向孩子妥协: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了以后,立马上前各种安慰,还顺势答应孩子好几个要求。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助长孩子利用“哭”去达到自己目的的习惯,孩子会误以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哭”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家长看到孩子哭时,不一定要立马去安慰孩子,先让孩子发泄一会,再去解决问题。

孩子遇到事情就哭怎么回事

1、孩子的能力不足,从而产生无力感

孩子在刚刚开始学习某件新事物的时候,做不好,得不到夸赞,甚至会有批评。在孩子们再一次遇到困难而又无力解决时,内心就会觉得自己无法做好这件事情,表现出畏难情绪,并产生无力感。这时他们的哭泣,是在为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气愤、懊恼。

2、父母为孩子提供了不必要的帮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不要过多的帮助孩子做事情。而孩子只有利用自己的力量征服困难、并成功地做好一件事,他们才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信心,如果我们家长给予了孩子不必要的帮助,反而会让他们养成依赖心理。等有了这些依赖心理之后,孩子下次遇到不会做、做不好的事情时,就会依赖于父母了,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生活能力的锻炼,又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孩子遇到事情不会解决怎么办

1、保持冷静。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接着往下走。很多家长往往就是没有做到冷静以至于脾气爆发。孩子遇到事情就哭,心里想着要冷静冷静。刚说了没两句,孩子又不听劝,还跟你顶嘴,家长忍不了,开口大骂,孩子哭闹,家里乱做一团。正确做法: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要保持冷静,才能更好的处理孩子的情绪和事情。

2、父母要主动引导孩子,从心理层面突破。要解决孩子缺乏的“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这一状况,首先要从孩子的心理层面入手。让孩子主动的走出害怕失败的误区,正确的引导孩子主动的去尝试解决问题,踏出能力展现的第一步,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3、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当孩子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时,家长不要提出斥责。这样会让孩子对于解决问题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更加不愿意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孩子的错误解决方式更加的包容,形成良性的循环。

遇到孩子叛逆的行为家长该怎么做 初三学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导 孩子叛逆应该怎么办
上一篇:孩子打妈妈怎么办 下一篇:孩子对着干怎么去教育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最新文章